
行為識別 首頁 >> 行為識別 >> 文章正文
職工行為規范
熱愛太鋼 遵章守紀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 善于學習 開拓進取 團結協作 文明禮貌
熱愛太鋼——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;忠于職守,維護太鋼形象,堅定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的信念。
遵章守紀——遵紀守法、履行職責、嚴格程序、杜絕違章,嚴格執行三大紀律,全面提高執行力。
愛崗敬業——珍惜崗位,恪盡職守,認真負責,鉆研業務,精心設計、精心組織、精心操作,立志崗位成才。
誠實守信——言行一致,講求信譽,兌現承諾,杜絕虛假行為,說老實話、辦老實事、做老實人,建設誠信太鋼。
善于學習——追求先進文化,掌握專業知識,精通業務技能;學習工作化,工作學習化,勤于思考,勇于實踐,不斷提高學習能力。
開拓進取——增強競爭意識,樹立危機感、緊迫感、責任感;大膽探索,銳意進取,不斷超越自我。
團結協作——上下同欲,服從大局,密切協作,助人為樂,謙虛謹慎,杜絕推諉扯皮,提高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戰斗力。
文明禮貌——遵守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,崇尚科學,破除迷信,語言文明,禮貌待人,樹立良好員工形象。
職工文明禮儀
【儀表禮儀】
穿著干凈整潔,搭配協調,熨燙平整,紐扣齊全,合體莊重。
發型得體,男同志頭發前不蓋眉,側不掩耳,后不及領;女同志梳理得當。不過分新潮、怪異。
男同志胡須整潔,女同志適當化淡妝。保持口腔清潔。
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潔,女同志在正式場合不涂濃艷的指甲油。
走路穩重,腳步輕,不用鞋釘叩響地面。
上下樓梯或在走廊行走與人會面時要靠右側通行。
不多人并排行走,不勾肩搭背。
不大聲喧嘩。
遇見同事、客人,應點頭致意并問好。
在狹窄通道上如遇領導、貴賓、女士,應禮貌讓行。
上班時間一律著工裝,做到干凈整潔,穿著合體,衣扣規范,不得有破損現象。
除特殊要求,不得在公共場合著工裝,下班和外出時要更換便裝。
在廠區行走及騎車時,不得將工裝敞開,更不得光膀子、卷褲腿。
【穿著西裝提示】
西裝應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標之后才可以穿著;西裝外袋不應存放隨身物件。站立狀態時應將紐扣系好:雙排扣的上衣,紐扣要全部系好;單排扣的上衣,三粒扣的以系中間一個或者上面兩個為宜,兩粒扣的應該系上面一個扣,單粒扣的一定要系好。
【用語禮儀】
用語文明,不說粗話、臟話、不大聲喧嘩。
與他人交談時要目視對方,不得環視左右、漫不經心。
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動打招呼,如使用“您好”、“早上好”等問候語;不太熟的人可熱情的點頭微笑打招呼。
尋求別人幫助時,要說“請”、 “拜托”、“煩勞您”等;對給予幫助自己的人應用感謝語,如“謝謝”、“讓您費心了”等;當對方說謝謝時,應回說 “不客氣” 。
當影響、打擾別人時,應向人道歉“實在對不起”、“很抱歉”、“請原諒”等。
詢問對方姓名、單位時,要說“貴姓”、“貴公司”、“貴廠” 。
【通話(固定或移動電話)禮儀】
接打電話用語文明、簡練。
電話接不通要耐心等待,不要拍打電話。
接打電話應先主動報上自己的單位和名字,說“我是某單位某某,請、拜托、麻煩您……”,忌不主動報自己身份而讓對方猜等不禮貌行為。
在鈴聲響起3次以內接聽電話,接聽電話時應說“您好,這里是……”。如接聽電話較遲,應當先表示歉意,并說明情況。
打電話超過6聲無人接聽請放電話。
通話結束時應向對方說“謝謝”,“再見”等。當通話對方說“謝謝”時,應回話說“不客氣”。
當撥錯電話時要說“對不起,我打錯了”;接到打錯的電話不要責怪對方,應盡量提供幫助。
不用崗位電話閑聊,確保工作通訊暢通。
在公共場所接打電話、手機等不宜旁若無人地大聲通話。
在會場、影院、劇場、音樂廳、圖書館、展覽館等需要安靜的場所,應主動關閉手機或置于振動、靜音狀態,如接到來電,應到不妨礙他人的地方接聽。
結束通話時,以主叫方或者尊者先掛斷為宜。
不在駕馭汽車時或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。不在加油站使用手機。
【乘車駕車禮儀】
乘火車、公共汽車或通勤車時,應排隊上車,先下后上,禮讓女同志、老同志和孩子先上車;自覺愛護車內設施,保持車內衛生,不在車內吸煙、吐痰、扔雜物,不向車外吐痰、扔雜物,應將痰吐在紙巾里,下車時隨其它雜物隨身帶走;車內不大聲喧嘩,勿將頭、手伸出車外;遇老人、病人、殘疾人、孕婦及帶小孩的乘客,應主動讓座。
乘小轎車,司機駕駛時,車位以后排右側為首,后排依次是左側、中間座位、前座右側(陪同或隨從人員就座)。由主方駕車時,前排右側為首位,依次為后排右側、左側、中間位。若是主人或朋友親自駕車,應坐在副駕駛位置以示對主人或朋友的尊重。
乘商務車或旅行車,司機座位后第一排為尊,后排依次為小,依每排右側至左側遞減。
應主動讓領導、客人先行上下車。
駕車要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、交通信號和交通標志。不搶道,不搶行,不做猛拐、來回穿插、別車等危險動作,遇車隊、非機動車或行人時,主動禮讓。保持車身整潔。
雨天駕馭或趟過路面積水時,應緩慢行駛,防止把水濺到路人身上。
在允許或指定區域停放車輛。
在沒有明確禁鳴喇叭的區域,應盡量少按、輕按喇叭。不應長時間按喇叭。
【會議禮儀】
參加會議應提前到達會場。
開會前應將通訊工具置于振動、靜音或關閉狀態。
開會時應攜帶筆記本和筆,坐姿端正,認真聆聽,做好會議筆記。
不在會議期間交頭接耳或高聲談話,不閱讀與會議無關的資料。
開會中不隨意離席,不頻繁出入,以維護會場秩序。
會議發言時遵守程序及規定,聲音洪亮,言簡意賅。
會議主持人提示鼓掌時要熱烈。
會議間休時,不遠離會場,保證按時復會。
離開座位時,應輕輕將座椅歸位。
【會面禮儀】
介紹應遵循“尊者優先了解情況”的規則,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,將晚輩介紹給長輩,將下級介紹給上級,將本單位員工介紹給客人,將晚到的客人介紹給在場的賓朋。
迎接客人,應有職位相當的人員迎接。因事不能前往,要委托他人向客人作出解釋。
接到客人,應問候并作自我介紹,如有名片,可送予對方。不直接向別人索要名片,如有意索取對方名片,要禮貌地說:“如果您方便的話,能否留張名片給我?” 或委婉提出“我如何與您聯系”或“今后怎樣向您請教”等。
交換名片,應雙手接送,用雙手捏名片兩角,字體正面朝向接受方。對客人名片要仔細看,以示尊重,切忌隨手亂放或在上面壓上其他物品。
接受對方名片后,如沒有名片可交換,應主動說明,并告知聯系方式。
多人互換名片,應依職位高低或由近及遠贈送。
將客人送達后,主人應稍作停留,與客人進行熱情短暫的交談。
【參觀接待禮儀】
遇來賓參觀時,要有禮貌地引導來賓按照參觀通道進行參觀,遇到不規范行走時,要有禮貌地提醒說“請您走安全通道”;遇來賓勞保用品穿戴不規范時,要主動幫助來賓正確穿戴。
當來賓來到崗位人員身邊時,崗位人員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,需起立向參觀來賓說“您好,歡迎參觀指導”,遇到重要領導,說“首長好”或“領導好”。
回答來賓詢問時,聲音要響亮大方,不卑不亢、彬彬有禮;回答問題要遵守技術保密制度相關規定。
當客人參觀時,應提醒說:“請您走安全通道”;來賓離開時,應說“謝謝參觀指導”、“歡迎下次再來,再見”,并揮手致意,目送來賓離去。
【引導禮儀】
走廊引導。接待人員應先于客人二三步,讓客人走在內側。
樓梯引導。上樓時,應讓客人走在前面;下樓時,接待人員走在前面。
電梯引導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,到達時,請客人先走出電梯。
客廳引導。一般靠進門的一方為下座。
【宴請禮儀】
宴請安排座位時要注意主次有序,宴請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,通常按照以右為尊的原則,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,將主賓安排在主人右側,次主賓安排在主人左側,其余客人按禮賓次序就座,盡可能使相鄰就座者便于交談。
參加人數較多的宴請,應安排桌簽以供客人確認自己的位置。
宴請前或點菜時,應注意主賓的飲食禁忌,尤其注意宗教和民族禁忌,可主動征求主賓意見。
文明就餐,禮貌待客,敬酒要適度,飲酒要適量。
口內有食物,應避免說話和敬酒。
剔牙應捂口進行。
使用公勺或公筷。
主方的陪客,應插在客人之間坐,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。
桌次多時應放置桌次牌和名牌,在客人入座完畢后撤去。
宴請結束,將客人送走后方可離開。
【宴請提示】
筷子不能插在飯碗里,不能擱在碗上;夾菜應看準下筷,不能隨意翻動;小口進食,避免大口咀嚼;切忌用手指剔牙,可以使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,牙簽使用后應折斷放在接碟中。
【洽談禮儀】
洽談前要視對方代表的身份確定與之相當的洽談人員。
洽談代表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,儀容儀表整潔。
采用長方形或橢圓型的談判桌,門右手座位或對面座位為尊,應讓給客方。
簽約儀式,雙方應設有助簽人員,分立在各自代表簽約人外側,其余人排列站立在各自一方代表身后。先由助簽人員相互交換,代表再在對方文本上簽字。簽字完畢,雙方應同時起立,交換文本,相互握手,其他隨行人員應鼓掌祝賀合作成功。
【握手禮儀】
握手時,伸出右手,適當用力握緊對方右手。
握手時注視對方,微笑致意或簡單問候,不可左顧右盼。
握手時不可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。
不戴手套握手。
握手順序遵循“尊者為先”的原則,在正式場合,以上級先伸手為禮;在日常生活中,以長輩、女士、老師先伸手為禮;接待來客時,以主人先伸手為禮,客人告辭時,以客人先伸手為禮。
如果手臟、手涼或手上有水、汗時,不宜與人握手,并主動向對方說明原因。
【食堂就餐禮儀】
自覺排隊刷卡購餐,不擁擠、不插隊。
不亂灑亂倒飯菜,不剩菜剩飯。
就餐完畢后,主動將餐具放到指定地點。
不高聲喧嘩、追逐打鬧。
不在餐廳吸煙。
愛護餐廳設施,不踩踏座椅。
如自助餐,應按順序排隊,并根據個人食量取餐,不浪費食物。
【上網禮儀】
誠實友好交流,不侮辱欺詐他人。
不瀏覽淫穢、暴力、迷信以及其它違法違規信息。
不在網上發布、轉載違法、庸俗、格調低下的言論、圖片、信息等。
抵制黃色、低俗、誹謗、惡意攻擊等不健康的網上聊天、交友、游戲等活動。
增強自我保護意識,不隨意約會網友。
不利用網絡知識進行攻擊網站網頁、盜取錢財和信息等活動,維護網絡安全和網絡秩序。